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几题。

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B.潜水
C.冰川融水 D.承压水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a、b都变小    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在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


与日均距
(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大气密度
(地球为1)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均
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5.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距日较远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6.火星与地球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密度比地球大B.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C.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D.白昼时间比地球短

图2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向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 )。

3.A海域的值可能是
A.75 w/m2 B.90 w/m2
C.110w/m2D.130 w/m2
4.B海区等值线密集的主要可能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大
B.洋流影响造成的
C.海底地形差异造成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图1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

1.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A. 柑橘B.香蕉 C.苹果D.葡萄
2.该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较好
C. 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D.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1-2题。

1.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但能够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C.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2.“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③广天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
3.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有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B.泰国C.阿根廷D.美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