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与⑤ B、①与⑥C、③与⑤ D、③与⑥
(3)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各题。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 B.植被的疏密程度 |
C.地表的物质组成 | D.东南季风的影响 |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
2011年11月29~30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31省(市、区)植保站、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专家对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根据会商结果,稻螟虫、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蝗虫、草地螟和棉铃虫等病虫局部存在高密度发生的可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是( )
A.小麦白粉病 | B.锈病 |
C.枯萎病 | D.赤霉病 |
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是( )
A.棉红铃虫 | B.棉铃虫 |
C.棉红蜘蛛 | D.棉蚜虫 |
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
A.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 |
B.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 |
C.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制游览人数 |
D.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 |
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
B.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
C.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
D.文化水平不平衡 |
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