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
B.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 B.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 D.A对a起显性的作用 |
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①体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卵母细胞④精子 ⑤精原细胞 ⑥受精卵
A.①②⑤ | B.①②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④ |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
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
基因存在情况 |
基因表达情况 |
|||||||
甲 |
乙 |
丙 |
丁 |
甲 |
乙 |
丙 |
丁 |
|
胰岛B细胞 |
√ |
√ |
√ |
√ |
√ |
√ |
||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
√ |
√ |
√ |
√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
√ |
√ |
√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
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
D.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