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的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 社会的矛盾
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如图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