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州模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是双向传递的 |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
D.突触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C.浆细胞分泌抗体 |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
图4左侧表示对燕麦胚芽鞘尖端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A、B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该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向右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D.停止生长
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严重损伤组织 |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
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
C.神经递质出膜方式为主动运输 |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