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据图回答:
(1)图解表示一个 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 ,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 。
(3)蛇占有 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 。
(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 ,原因是 。
(5)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 通过 和 这两种作用分解的。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I—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Ⅱ-3是纯合体的几率是___,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几率是____。
(4)若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白化基因频率是___。预防遗传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光颖(DDTTpp)品种,另一个是矮秆易感锈病毛颖(ddttPP)品种,现有3组实验:
实验结果是:A、B、C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请回答:
(1)A组实验方法在育种上属于,原理是,A组出现ddTTPP的概率是。
(2)B组的方法在育种上属于,原理是,其优点是。
(3)C组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后代是通过,这种方法在育种上叫。
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____________。
②随机性:随机发生在_____________ 的各个时期。
③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定向性:可以向突变,产生基因。
⑤多害少利性:
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
内因:。
外因: ①物理因素。如:_______ . ________.
②化学因素。如:_____________
③生物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