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生物圈物质循环示意图,f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f表示大气中的N2,则a→f过程不存在,在f→a过程中固氮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 |
B.若f表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a→f过程一般不存在,而硝化细菌在f→a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
C.若f表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b→f过程的加剧 | D.若f表示大气中的CO2,则f→b过程不存在 |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以后,经过很多科学家多年不懈的努力,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与此结论的产生无关的一项是
A.20世纪初,科学家已经在一些昆虫细胞里发现了性染色体 |
B.1903年萨顿研究减数分裂,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C.1910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某些性状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
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请据图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假如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垂体细胞 |
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
C.该图可以表示激素、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过程 |
D.细胞1的分泌物之所以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于靶细胞有特异性的受体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 ![]() |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交配,则F2中
A.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B.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且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
B.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 |
C.Ⅲ–12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 |
D.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是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