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病毒、HIV病毒等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由有机物构成 | B.具有细胞结构 |
C.能使其他生物患病 | D.能产生后代 |
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②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000lx 时,适当提高 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③图乙中 pH 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④图乙中随 pH 增大,暗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A.1种说法正确 | B.2种说法正确 |
C.3种说法正确 | D.4种说法正确 |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
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不成功 |
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E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 |
D.D瓶封口后应立即接通E瓶,防止D瓶中的培养液被分解完 |
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
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
C.纤维素酶液体积是无关变量 |
D.该实验结论是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A.Na+—K+泵能催化ATP水解,也能催化ATP的合成 |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
C.Na+—K+泵上有K+的结合位点而没有Na+的结合位点 |
D.Na+—K+泵损坏,神经细胞不能传导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