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生物,1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A.细菌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 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
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 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B.胰岛素调节血糖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 |
C.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
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 |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