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豆寇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沛县) |
D.然而作《易经》的人却比较的聪明,他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他不说仓颉,只说“后世圣人”,不说他造,只说“换掉”,真是谨慎得很。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表示,某些记者捕风捉影,将一些传闻公之于众,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
B.俄共的分裂使俄罗斯政坛的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
C.由于大大突破了预算,雅典奥委会在财务问题上捉襟见肘。 |
D.我校新建的教学大楼高五层,占地40亩,显得气宇轩昂。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葺寒暄良晨美景不敢越雷池一步 |
B.丰腴暮霭变本加厉一年之季在于春 |
C.伫立端倪黯然神伤初生牛犊不怕虎 |
D.苍海筵席穷形尽相识时务者为俊杰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 | 校对/ 校正 角逐/钩心斗 角 参加/ 参差不齐 |
B. | 湖 泊/淡 泊 铜 臭/乳 臭未干 毒 蛇/虚与委 蛇 |
C. | 宝 藏/矿 藏 呼 吁/长 吁短叹 曾祖/ 曾经沧海 |
D. | 熨帖/ 熨烫 着落/不 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 藉 |
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 。
A.别是闲滋味 更看今日晴未 | B.却又闲愁滋味 更看今日晴未 |
C.别是闲滋味 更看家国破碎 | D.却又闲愁滋味 更看家国破碎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是他的代表作。 |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创作因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
C.《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
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范晔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