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谅解,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主义列强在“和约”中“不侵我士地”的根本原因是(   )

A.列强已将中国领士瓜分殆尽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D.清政府已彻底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胡佛总统立即召集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保持工资和物价的稳定。此外,他还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增加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0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材料表明胡佛()

A.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创者
B.对危机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措施
C.固守自由放任,拒绝任何形式的干预措施
D.干预经济的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按照这种观点,启蒙运动要实现()

A.人的独立思考 B.人人享有政治自由
C.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摆脱对他人的依靠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