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的是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
|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
|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
|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
|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
|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最突出强调的是
| A.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 B.行政权等于立法权 |
| C.赞成洛克的两权论 | D.行政权大于立法权 |
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精神
| A.理性民主 | B.直接的民主 |
| C.人民主权 | D.人生而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