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关于硫化氢的部分文献资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资料中“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这一记载十分感兴趣,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们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气体溶于蒸馏水制成氢硫酸饱和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2天未见浑浊现象。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去滴定氢硫酸溶液测其浓度。如图所示为两只烧杯中氢硫酸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情况。

实验二:密闭存放的氢硫酸,每天定时取lml。氢硫酸,用相同浓度的碘水滴定,图所示为氢硫酸浓度随放置天数变化的情况。

实验三:在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以极慢的速度通人空气(1~2个气泡/min),数小时未见变浑浊的现象(如图)。

实验四:盛满试剂瓶,密闭存放的饱和氢硫酸溶液隔2~3天观察,直到略显浑浊;当把满瓶的氢硫酸倒扣在培养皿中观察2~3天,在溶液略显浑浊的同时,瓶底仅聚集有少量的气泡,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气泡也略有增多(大),浑浊现象更明显些(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图)中,氢硫酸的浓度随时问变化而减小的主要因素是                         
(2)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碘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个实验中准确判断碘水与氢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设计实验方案,使实验者准确掌握所加碘水恰好与氢硫酸完全反应                                               
(3)“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中,出现浑浊现象是由于生成了                           的缘故。
(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三说明他们认为“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假设原因之一是(用文字说明)                          。此实验中通人空气的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实验四的实验现象说明“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原因的准确性,还应做哪些实验(只需用文字说明实验设想,不需要回答实际步骤和设计实验方案)?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C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 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NO3)>c(Cl)>c(I)>c(Ag)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难溶物的K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6.34×10-12mol·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4 mol/L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B.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C.Al(OH)3(s)Al3(aq)+3OH(aq)表示沉淀溶解平衡,Al(OH)3Al3+3OH表示水解平衡
D.只有反应速率很高的化学反应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32+H2O=Cu(OH)2↓+CO2
次要:Cu2+CO32=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CuS<Cu(OH)2<CuCO3 B.CuS>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 D.Cu(OH)2<CuCO3<Cu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