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热带雨林遭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 B.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
| C.某地区降水量多少与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 |
| D.长江中上游山区大量砍伐林木,下游地区洪水频发 |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
|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
|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
|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
|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
|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 A.16时~17时 | B.17时~18时 |
| C.18时~19时 | D.19时~20时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各题。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 ℃,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
|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 B.地形 |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
|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
|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
|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