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图示产业才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本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B.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大大稳定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据此回答27~28题。
引黄济青最直接的环境效益是

A.使青岛市民用上了清洁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称
C.减缓了青岛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D.改变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雾岛效应

引黄济青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主要以藻类为食)鱼苗,目的最可能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旅客垂钓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