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
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发芽。对此现象作出解释不正确的是()
A.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激素平衡被打破,抑制生长的激素含量降低 |
B.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相对升高 |
C.由于水分供应充足,种子的胚就会释放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
D.乙烯含量增加 |
如果一个简单的反射活动,只需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参与完成,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A.A的树突传递到B的轴突 | B.B的轴突传递到A的树突 |
C.B的树突传递到A的轴突 | D.A的轴突传递到B的细胞体 |
下列与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是由性激素来决定的 |
B.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判断和推理 |
C.除了性激素以外,垂体分泌的一些激素也能直接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
D.本能是由一系列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
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脊髓中可能存在着温度感受器 |
B.脊髓可能作为神经中枢 |
C.脊髓中可能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 |
D.脊髓中可能有神经元参与体温调节反射弧的构成 |
下图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浓度
②b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③c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
④d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