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是         ,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A处         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         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
C处         条件好,但         资源不富裕,宜发展以                  为主的旱作农业;
D、E处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         资源和         资源,发展畜牧业和         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                  等农产品。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撒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撒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标出a、b、c、d四处洋流流向,d处洋流属于(暖流或寒流)。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3)D气候类型的成因是,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主要受条件控制。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09年12月24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入冬以来第一个寒潮预报。25日凌晨,整个江苏的气温都在下降,其中,南京早晨9点下降至5.9℃,比24日9点下降了3.2℃……

(1)造成此次我省气温下降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B、C、D)图。秋季我国北方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与图中(A、B、C、D)天气系统有关。
(2)受此次冷空气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主要风向为;若未来几天我省大部分地区仍在单一的冷空气控制之下,则天气状况为、气压较高。
(3)我省冬夏季主导风向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甲、乙)处;
(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