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

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植被: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土壤:沼泽土-黑土-荒漠土
D.农业:种植小麦-放牧牛羊-采伐森林

(2)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属于由                        的地域分异规律。
(3)各个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                   ;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边缘——                 
(4)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5)内蒙古高原如何防治环境问题?绿洲如何防治环境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左图)和X—Y地形剖面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正确反映左图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选择)
(2)左图中河流M的(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
(3)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哪个城镇?其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
(4)如果在N河上兴建水库大坝,你认为应建在A、B哪处?请说明理由。
答:
(5)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势特点。
答:

所给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答:
(2)两图所示的50º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答:
(3)甲图中①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答:

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②__________。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段。
(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_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是________图所示的水循环。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_____。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地。
(3)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5)当②附近的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海面时,厦门吹_____风,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为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