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与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两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中印某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图”,说出A、B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条件。
(2)自1978年起到21世纪初,中印两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达到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85倍;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40倍。中国的粮棉产量居世界首位。
印度自60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1994年印度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占GDP的比重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今天的印度已经从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1)新西兰享有“绿色生态”,植被覆盖率约80%,810万公顷森林中,原始森林约占78%,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财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l、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3)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
(4)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阿拉伯重视海水淡化的原因。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2)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暖流的含义是指
(2)从图示来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
(3)图中数字②表示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①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其原因是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澳大利亚将进入 季。
(2)图中AB是 线。(晨线或昏线)
(3)这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为 时。
(4)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E点太阳升起的时间为 时。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