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萧 放
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日,宜晴。人家用赤豆饭祀灶。”(民国《乌青镇志》)灶神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此时在蒙古形成的冬季风开始自北南侵,气候明显转凉,寒风乍起,草木黄落,人们明显感受到了九月的秋寒,江苏常熟白茆等地农民将重阳视作寒气新到的节点名为“重阳信”,即立秋后的第一个寒信;南京人有这样的俗谚:“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入室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俗的中心内容。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重阳时节,天气初
寒,人们不仅在肃杀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时气的升降中,难于适应.人
们容易感染时疾。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季节。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居支配地
位的时代,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板盛,凡事盛极必衰。因此,九九重阳之日,有如五月五日是令人生畏的灾日。人们为了避开这一不吉之日,就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古人那里,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即能禳解生存的危机,这种登高避祸的方式在古代节俗中常常出现,有九日登高、正月十五日登高等。登高习俗可能最初起源于平地居民,异于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周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这种登高习
俗后来随着文化的移动,播布全国。
重阳登高大概萌芽于汉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
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引证了一则传说,解释重阳登高习
俗的起源。吴均接着这个故事说冷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莱萸囊,“盖始于此。”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20期)
5.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代到梁代,每逢九月九日重阳时节,男女老幼都要外出登高、饮酒、佩戴茱萸囊。
B.古人在大火星出现时节要举行迎火仪式,在大火星退隐时节要举行送行仪式,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犬自然的敬畏。
C.长江流域的人们把重阳节看成了寒气新到的节点,是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
D.在古人的观念中,登高意味着接近天神,易于获得神的福佑,因此登高的习俗逐渐播布全国。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这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B.在农历即太阴历通行之前,曾流行过以大火星即心宿二的运行为依据的“火历”。
C.登高避忌的习俗在九月祭祀大火的仪式盛行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D.根据民国年间的《乌青镇志》重阳祭灶习俗的记载可以推断,古代九月有用赤豆饭祭祀“大火”的习俗。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安徽沿江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的大格局已经拉开,正在掀起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高潮,江淮人民正在描绘美好的蓝图。 |
B.面对政治真空所造成的乱象纷呈局面下,伊拉克各个联盟派别已经认识到,伊拉克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 |
C.我国研发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日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扎实迈进。 |
D.汉字手写艺术,在电脑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英九指出,大陆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体,台湾不能够忽视,也不能视而不见。 |
B.如果政府对征集来的意见只是叶公好龙,使民众的热情参与只开花不结果,那征集意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
C.老作家虽年逾古八旬,但是童心未泯,就像老顽童一样,总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 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 |
D.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就应该立足安徽省情、特点。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切忌采用画地为牢那种生硬模仿的方法。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将于9月13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已通过确定四大议题探讨“推动可持续增长”。 |
B.世博会结束以后,中国馆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调整各种设施,维修相关道路,还会重新开馆迎客,满足世博会期间没有参观到中国馆的观众。 |
C.9月7日肇始的中日撞船事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平息之势。20日,我国宣布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据称这次对日反制措施系38年来最严厉的一次。 |
D.竹林和兰芳这对好朋友弄僵了,一个周见面都互不理睬,让她妈妈知道了,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然后她又开导女儿要主动认错。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强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多次招聘会,但都屡试不爽,非常沮丧,后悔大学期间没有多学本领,以至现在还无法找到人生的坐标。 |
B.有关专家认为,方便食品将是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主食上,方便面则是首当其冲,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
C.钓鱼岛事件让中国民众群情激奋,日本方面的危言危行势必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会对中日关系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的不断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词,不做明确回答。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战不怠推心置腹沉湎(miǎn)呼天抢地(qiāng) |
B.筚路蓝缕溘然长逝作坊(zuō)拈花惹草(niān) |
C.令人发指纵横捭阖模范(mú)怙恶不悛(quān) |
D.贻笑大方巨笔如椽噱头(jù)扛鼎之作(g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