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萧 放
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日,宜晴。人家用赤豆饭祀灶。”(民国《乌青镇志》)灶神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此时在蒙古形成的冬季风开始自北南侵,气候明显转凉,寒风乍起,草木黄落,人们明显感受到了九月的秋寒,江苏常熟白茆等地农民将重阳视作寒气新到的节点名为“重阳信”,即立秋后的第一个寒信;南京人有这样的俗谚:“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入室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俗的中心内容。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重阳时节,天气初
寒,人们不仅在肃杀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时气的升降中,难于适应.人
们容易感染时疾。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季节。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居支配地
位的时代,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板盛,凡事盛极必衰。因此,九九重阳之日,有如五月五日是令人生畏的灾日。人们为了避开这一不吉之日,就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古人那里,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即能禳解生存的危机,这种登高避祸的方式在古代节俗中常常出现,有九日登高、正月十五日登高等。登高习俗可能最初起源于平地居民,异于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周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这种登高习
俗后来随着文化的移动,播布全国。
重阳登高大概萌芽于汉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
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引证了一则传说,解释重阳登高习
俗的起源。吴均接着这个故事说冷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莱萸囊,“盖始于此。”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20期)
5.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代到梁代,每逢九月九日重阳时节,男女老幼都要外出登高、饮酒、佩戴茱萸囊。
B.古人在大火星出现时节要举行迎火仪式,在大火星退隐时节要举行送行仪式,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犬自然的敬畏。
C.长江流域的人们把重阳节看成了寒气新到的节点,是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
D.在古人的观念中,登高意味着接近天神,易于获得神的福佑,因此登高的习俗逐渐播布全国。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这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B.在农历即太阴历通行之前,曾流行过以大火星即心宿二的运行为依据的“火历”。
C.登高避忌的习俗在九月祭祀大火的仪式盛行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D.根据民国年间的《乌青镇志》重阳祭灶习俗的记载可以推断,古代九月有用赤豆饭祭祀“大火”的习俗。了。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间断(jiàn)包扎(zā) 折价(zhé)煊赫一时(xuān)
B.绯闻(fēi)删削(xiāo)祛(qū)斑好高骛远 (wù)
C.下载 (zǎi)喟然(kuì)訾詈 (zǐ)敷衍塞责 (sè)
D.恪守 (kè)慰藉(jiè)潦倒(liáo)    繁文缛节(rǔ)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房地产的复苏,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刺激造成的。
B.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
C.在昨天的一次网上访谈时,中国石化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明确否决舆论认为中国石化“垄断”这一指责,称公司盈利基本用于国家能源和企业自身发展。
D.专家认为,随着石油美元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涌入,支撑着这几年迪拜房地产价格的快速提高。这次债务危机的发生,将使迪拜这些年吸引热钱的磁铁效应消失。

选出下列名著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

A.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蝉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 (《三国演义》)
B.《红楼梦》中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是他的叛逆性格,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薛宝钗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红楼梦》)
C.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到: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加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然与社会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相遇相助。加西莫多的这个壮举指的是他在爱斯梅拉达被绞刑时,把她救到了钟楼里。(《巴黎圣母院》)
D.堂·吉诃德想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是他的理想,他还把家里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马当做自己的坐骑,并且给它起个名字叫“驽骏难得”。 (《堂·吉诃德》)

E.《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家》)

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赤壁之战后,周瑜为夺得刘备占领的荆州,假意要求借道去攻打西川,以便乘机夺取荆州,不料被孔明识破,兵败而回。后周瑜又向孙权献计,假意要将孙权之妹嫁与刘备,待刘备来东吴后逼其归还荆州。但在孔明安排下,东吴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在刘备回国途中,周瑜又阻拦失败,因而“折兵”。周瑜因这“三气”而被气死。 (《三国演义》)
B.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汜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 (《家》)
C.妓院茶房想利用玛丝洛娃来窃取一个嫖客钱财,不知内情而又疲惫不堪的玛丝洛娃受茶房唆使,误将毒药当成安眠药放人嫖客杯中,致使该商人死去。玛丝洛娃既没有偷窃,也没有杀人的目的,但由于法官及陪审人员玩忽职守,法庭最后判玛丝洛娃被剥夺公民权利,并发往西伯利亚服苦役刑四年。这一内容显示了沙俄司法的腐败。 (《复活》)
D.克罗德曾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一度恪守禁欲主义教规,但爱斯梅拉达的出现在他死寂的心灵中引燃起熊熊的爱欲之火,他开始不停地跟踪爱斯梅拉达,指使加西莫多劫持她,并刺伤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爱斯梅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他气急败坏,一再重复“谁也别想得到她”,并最终使爱斯梅拉达遇害。但事后不久他也跳楼而死了。 (《巴黎圣母院》)

E.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一处张灯结彩的村庄,原来是财主卡麻丘夺走了青年巴西琉的情人季德丽亚,正准备举行婚礼。此时巴西琉赶回,一边指责季德丽亚负心,一边拔剑刺人自己心窝。堂·吉诃德忙上前救护。巴西琉请求临死与季德丽亚举行婚礼,堂吉·诃德也帮忙说情。不料神父刚宣布他们为夫妻,巴西琉就好了。原来他受伤是假装的。 (《堂·吉诃德》)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听鸟鸣,有两种情景:,若有若无地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在逆耳忤心,却未刻意去追寻是什么歌颂寂静;,等近处的啁哳弄舌告一段落,远处的枝头便有一只同族用相似的节奏来回答。

A.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B.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C.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D.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