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
“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天道、人道、和道是儒家训义的三个最根本方面。“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
“和”并非孔子的发明。出观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不过这一汉字常常被用来表征一个更古老、更复杂的由“龠”与“禾”组成的汉字“稣”。在甲骨文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指示着一种乐器,可能是一种短笛或有两个或三个管孔的排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汉字“龢”在《说文解字》中被界定为“和众声”。
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与和紧密关联的,如《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在古代,原初的音乐是宗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礼与乐的共同作用确立了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进而,礼乐也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孔子相信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认为音乐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感,而且能够于混乱中致有序。
从音乐的角度看,和被扩展而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结合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新的统一体得以产生。儒家学者有意识地将“和”与“同”区分开来,认为两个事物间的“同”是对一事物业已具有的特性的简单复制,而“和”则是创造新的事物。在这一意义上,“和”就是“生”、“化”、“大”。
表现在人的品性中,和是一种内在状态,即所有情感的表达都遵循中道原则。儒家认为,在内心修习和,我们就会更有德行;若反其道而行,则必将损害德行。这样,和就等同于美德,并被视为所有美德中最重要者。在儒家学者看来,德行天生就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作为最高美德,和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有序与和平的实现必须内外兼修。 正如儒家学者将政治视为教化的一部分,和也成为道德修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周礼》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要于内在、外在中体觉和,人们就必须在重塑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深化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克明自我的本性。如此,作为最高理想的和就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在这一意义上,“和”有时也被称为“中和”。透过“中和”概念,儒家表明,和是一切存在和行为的中心,具有先天的中心性与均衡性。
早期大儒们宣扬的和的学说在后期新儒家那里获得了发展。新儒家学者不仅将和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还将它视为一种激发儒家学术的精神,一种策动儒家实践的活力。他们相信,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节选自《新华文摘》)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儒家早期宣扬的“和”的理论的一项是
A.认为“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
B.认为“和”与音乐紧密关联,而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认为“和”是最高美德,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
D.认为“和”是最高理想,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的理想能激励着人们为了获得安宁和谐而不断地纠正混乱、无序。
B.在儒家看来,“和”是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
C.“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人们相亲相敬也就有了社会的和谐。
D.两个事物间的“和”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各自特性的相加。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之所以提倡和,其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帮助统治者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据此可知,儒家对和的原初理解与音乐无关
C.根据《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可以推断,儒家早就认识到,音乐不但反映了和,而且通过触及人心、匡正行为创造了和。
D.在当今社会提倡和,足以使我们摆脱冲突和混乱,缓解紧张的社会关系,消除冲突的社会根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
C.近日,北京市消协对商场出售的服装进行随机抽检。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甲醛含量超标、易褪色等问题,不合格率超四成以上。 |
D.4月18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伦敦奥组委在皇家植物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新的奥运口号:“激励一代人”。 |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其实,孩童如璞玉,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
A.一蹴而就 | B.一曝十寒 | C.难免 | D.精雕细刻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应届/应用军饷/晌午祈祷/稽首 |
B.处方/处境赦免/敕封氛围/愤慨 |
C.奢靡/风靡剽悍/镖局束缚/讣告 |
D.倒数/倾倒信札/驻扎脂肪/胼胝 |
在两个横横线处,分别填入一句符合情境,富有寓意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橘子为什么不能拿来就吃,先要剥皮,这么麻烦呢?”
妈妈说:“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①。”
孩子又问:“妈妈,橘子的果肉为什么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妈妈说:“孩子,那是橘子承告诉你:②。”
A.①你想吃到橘子,就要先付出劳动。 ②橘瓣能分成好几份、生活的甜美要与别人分享。 |
B.①你张口就要吃橘子,是不劳而获; ②不用炫耀,小块慢吃,更能品尝生活中的幸福。 |
C.①你张口就要吃橘子,是不劳而获。 ②橘瓣能分成好几份,生活的甜美要与别人分享。 |
D.①你想吃到橘子,就要先付出劳动。 |
②不用炫耀,小块慢吃,更能品尝生活中的幸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
B.国家工商总局指出,经营者对于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推进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非常至关重要。 |
C.广电总局下发管理办法,要求全国各地电视台自2012年1月起,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一规定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愿望。 |
D.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