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A.利用市场机制 | B.建立工农联盟 |
C.生产资料公有 | D.按劳分配产品 |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 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下表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城市 |
1800年 |
1850年 |
1880年 |
1900年 |
纽约 |
64 |
696 |
1,912 |
3,437 |
伦敦 |
956 |
2,618 |
4,767 |
6,581 |
东京 |
800 |
1,050 |
1,600 |
|
莫斯科 |
250 |
365 |
612 |
1,000 |
上海 |
300 |
250 |
300 |
600 |
孟买 |
200 |
500 |
773 |
776 |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 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