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均田制的颁布 B.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