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先进的文明对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切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时期农具多用木石等材料制成,青铜主要用于铸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具,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铜

A.产量有限,不能完全取代石器 B.制造起来困难,不如石器方便
C.质地太脆,不太适合农业生产 D.使用时间短,很快被铁器取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A.1956年 B.1979年
C.1984年 D.1992年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十大关系》发表②苏共二十大召开③中共八大召开④斯大林逝世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
① 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②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