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这样探究太阳的密度: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当中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圆斑;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他掌握的数据是:太阳光传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万有引力恒量;在最终得出太阳密度的过程中,他用到的物理规律是小孔成像和()
| A. | 牛顿第二定律 | B. | 万有引力定律 |
| C. |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 D. |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
某交流电源电压为
,则()
| A.击穿电压为10 V的电容器能直接接在此电源上 |
|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此电源上,打点周期为0.01 s |
| C.把额定电压为10 V的小灯泡直接接在此电源上,小灯泡将被烧坏 |
| D.把额定电压为10 V的小灯泡直接接在此电源上,小灯泡能正常发光 |
如图11-6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光滑圆弧轨道
,它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0°,P是
的中点,也是圆弧的最低点,在N、P之间一点Q和P之间搭一光滑斜面,将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分别同时由Q点和M点从静止释放,则两小球相遇点一定在( )
图11-6
| A.斜面PQ上一点 | B.PM弧上一点 |
| C.P点 |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
一弹簧振子振幅为A,从最大位移处需时间t0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若振子从最大位移处经过t0/2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a1,而振子位移为A/2时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2和a2,那么( )
| A.v1>v2 | B.v1<v2 | C.a1>a2 | D.a1<a2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振幅太小,测得的周期偏小 |
| B.计算摆长时,只考虑线长,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
| C.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
| D.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
一个单摆由甲地移到乙地后,发现走时变快了,其变快的原因及调整的方法是( )
| A.g甲>g乙,将摆长缩短 | B.g甲<g乙,将摆长放长 |
| C.g甲<g乙,将摆长缩短 | D.g甲>g乙,将摆长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