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0.5 kg的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前1 s时的动量为p,从最高点下落1 s时的动量为p′,这2 s时间内动量的变化为Δp,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m/s2)()
A. | p="p′" | B. | p≠p′ |
C. | Δp="0" | D. | Δp="10" kg·m/s,方向竖直向下 |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
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
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
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 |
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把人射光的条件改变,再照射这种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可能不产生光电效应 |
B.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减少 |
C.若改用一束红光照射,则不产生光电效应 |
D.若改用一束蓝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
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就应()
A.改用红光照射 | B.增大绿光的强度 |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 D.改用紫光照射 |
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
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
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
B.光波频率越高,波动性性越明显 |
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