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 | 钢铁 | B. | 机电 | C. | 纺织 | D. | 电子 |
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 | 煤市场 | B. | 碳市场 | C. | 石油市场 | D. | 天然气市场 |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以下问题。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 B.8时至16时 |
C.18时至次日6时 | D.6时至18时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据此回答以下问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C.大气的热力运动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地区,是古埃及第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每年二月二十一日(法老生日)和十月二十一日(法老登基日)清晨五时五十八分,一缕阳光会准时穿过神庙洞门,分别扫过阿蒙-拉、拉美西斯二世以及拉-霍拉克提神像,二十分钟之后便会消失。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有关阳光能照到法老塑像上的两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天埃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B.这两天清晨,去神庙朝拜的信徒人影朝向相同 |
C.这两天武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
D.这两天地球上的极昼范围将不断扩大 |
一年中从法老生日到法老登基日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始终直射南半球 |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
C.武汉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 D.地球自转速度先快后慢 |
我校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漩涡。回答以下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 | B.地球自转 |
C.地球公转 | D.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 |
俯视池中水流形成的漩涡与下图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