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实验步骤:①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③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入其中,并将另一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上。据此完成题。
3.该实验能证明的现象及其正确的步骤是
A.热力环流,①②③ B.地面热容量比较,③①②
C.温室效应,②③① D.城市热岛效应,②①③
4.上述实验结论应为
A. 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两盘之间空气交流显著
B.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因为两盘内土壤热容量相同
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D.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的①~ 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 D.昆仑山、天山、阴山、南岭 |
对图中⑤~ 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
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一部分 |
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 |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
读我国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温偏高,为湖泊 |
B.B处气温低于-18度,为山脉 |
C.C处气温高于-18度,为盆地 |
D.ABC三处均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
关于图中河流DE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泥沙含量较小 ②水流湍急 ③航运价值高 ④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与该省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重庆相接 | B.其邻国有印度、缅甸、老挝 |
C.少数民族个数众多 | D.省会为贵阳 |
有关该省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能资源丰富②多地质灾害
③全境位于高原上④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⑤物种资源很丰富⑥喀斯特地貌发育
A.①②⑤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下图为沿230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很干燥,其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
A.寒流 | B.地形 | C.西风带 | D.副高 |
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
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
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 |
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
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太平洋板块 | D.美洲板块 |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 | B.活跃该地区水循环 |
C.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 | D.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 |
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 |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
C.甲河流量更大 | D.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