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分别有着“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缺陷。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B.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报刊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
|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 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 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 | 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与这段歌词密切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扩展 |
| B.邓小平南方谈话 |
| C.确立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方针 |
| D.决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发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史实是( )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