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田横,故齐王田氏族也。宗强,能得人。
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于城阳。后复得收齐城邑,⑤立田荣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
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汉将韩信引兵且东击齐。齐初使华无伤、田解军于历下以距汉。汉使至,乃罢守战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齐王广、相横怒,以郦生卖己,而亨郦生。齐王广东走高密,相横走博阳,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婴败横之军于嬴下。田横亡走梁,归彭越。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还报,高皇帝乃诏韂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
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①,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闲,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
既葬,二客穿其頉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注释:①厩置,驿站。 (选自《史记•田儋列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横相之,专国政 辅佐
B、臣亨陛下之使郦生 同“烹”,烹杀
C、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 道歉
D、形容尚未能败 容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齐人贤者多附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其耻固己甚矣 吾其还也
D、田横乃与其宾客二人乘传诣洛阳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起初在历下驻军来抗击汉军,汉王故意派使者郦生到齐国游说,齐解除了战备,放纵士兵喝酒,致使韩信有机可乘,打败了齐国历下的军队。
B、齐军被打败后,相国田横逃到博阳,听说齐王已死,就自立为齐王,带兵回头攻打灌婴,结果被灌婴在赢下打败,田横逃到梁地,归顺了彭越。
C、到离洛阳三十里的地方,田横割颈自杀,让门客捧着他的头去见汉高祖,高祖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为他流下了眼泪,并按王者的礼节安葬了他。
D、立田融资广为齐王、盯齐多年自己为齐王、兵败后入居还到五百余人追随、自杀后二客及五百余人相继自杀等事件,都说明田横能得贤士之心。
4、翻译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②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
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尊重
B.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建造,兴建
D.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信:诚信对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②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③简能而任之④垂拱而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魏征“谏太宗十思”的主要目的,若概括为4个字,最恰当的是
A.简能任贤 | B.文武并用 | C.宏兹九德 | D.择善从之 |
将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海,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矣堪:经受 |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甚:超过 |
C.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 |
D.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行:行走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 B.而后王斟酌焉 |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 D.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②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
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尊重
B.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建造,兴建
D.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信:诚信对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②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③简能而任之④垂拱而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魏征“谏太宗十思”的主要目的,若概括为4个字,最恰当的是
A.简能任贤 | B.文武并用 | C.宏兹九德 | D.择善从之 |
将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也。父凤,晋州长史。耀少而贞谨,颇晓史职。解褐给事中,转司徒水曹行参军。义旗建,高祖擢为中军大都督韩轨府长史。及轨除瀛、冀二州刺史,又以耀为轨谘议参军。后为御史所劾,州府僚佐及轨左右以赃罪挂网者百有馀人,唯耀清白独免。征为丞相府仓曹。
显祖嗣事,迁相府掾。天保初,赐爵都亭乡男,摄仓、库二曹事。诸有赐给,常使耀典之。转秘书丞,迁尚书右丞。显祖曾因近出,令耀居守。帝夜还,耀不时开门,勒兵严备。帝驻跸门外久之,催迫甚急。耀以夜深,真伪难辩,须火至面识,门乃可开,于是独出见帝。帝笑曰:“卿欲学郅君章也?”乃使耀前开门,然后入,深嗟赏之,赐以锦采。出为南青州刺史,未之任。肃宗辅政,累迁秘书监。
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咸见亲待,未尝有过。每得禄赐,散之宗族。性节俭率素,车服饮食,取给而已。好读《春秋》,月一遍,时人比之贾梁道。赵彦深尝谓耀曰:“君研寻《左氏》,岂求服虔、杜预之纰缪邪?”耀曰:“何为其然乎?《左氏》之书,备叙言事,恶者可以自戒,善者可以庶几。故厉己温习,非欲诋诃古人之得失也。”天统元年,世祖临朝,耀奏事,遇暴疾,仆于御前。帝下座临视,呼数声不应。帝泣曰:“岂失我良臣也!”旬日卒,时年六十三。诏称耀“忠贞平直,温恭廉慎”。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燕州刺史,谥曰贞简。
选自《北齐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耀少而贞谨,颇晓史职 少:年少 |
B.摄仓、库二曹事 摄:兼管 |
C.耀不时开门,勒兵严备 勒:勒令,约束 |
D.故厉己温习 厉:严厉 |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张耀“为官守正谨慎”的一组是(3分)
①耀少而贞谨,颇晓史职
②唯耀清白独免。
③显祖曾因近出,令耀居守
④于是独出见帝
⑤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
⑥好读《春秋》,月一遍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高祖树起义旗之时,张耀就曾经担任中军大都督韩轨府的长史,韩轨任瀛州、冀州二州的刺史之后,又让张耀做韩轨的谘议参军。 |
B.显祖曾经外出时,让张耀留在城中驻守,可是等皇帝夜里回来,张耀故意勒令兵士严加防备,不马上开门,自己好能亲自出城迎接。 |
C.张耀履行职责恭谨勤勉,不曾有失,侍奉的几代君王都对他亲近优待,而他每当得到俸禄赏赐,便分给宗族的人。 |
D.张耀讲自己读《左传》是因为《左传》叙事详备,通过读它可以温习前事来勉励自己,不是想要指责古人的得失。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州府僚佐及轨左右以赃罪挂网者百有余人,唯耀清白独免。(3分)
(2)世祖临朝,耀奏事,遇暴疾,仆于御前。(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①。”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骐骥碌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已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②,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③;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盆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注]①休:停止。此句是指其下笔没完没了。②齐气:古代齐国其俗文体舒缓,此言徐干为文亦染有这种地方习气。③检:法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鲜:少 |
B.以此相服,亦良难矣良:很 |
C.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匹:这类人 |
D.二者必至之常期期:规定的时日,期限 |
下列哪些内容是属于作者所批评的文学现象()
①文人相轻②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③各以所长,相轻所短④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⑤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⑥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①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总体上高度评价了“建安七子”,认为他们都有学问,都有创造才能,其中,对王粲的评价最高。 |
B.《典论·论文》的论述思路,先由人及文,因为文是人的创作;然后由末及本,因为本唯由末以得见,由此再及于文之用。 |
C.作者以“建安七子”因才性不同而各有所偏的事实证明真正全才之人是很少的,从而含蓄地批评了“文人相轻”这种文学现象。 |
D.文章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由“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知,“气”指的是作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表现,具有鲜明的个性。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2)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