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数十年;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势必要吸取其经验教训,为我所用。据此回答下列同题:
(1)简述英国崛起的阶段特征并概括其崛起的经验。
(2)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3)近现代史上,德日两国曾两度崛起,分别指出其崛起的时间并分析其崛起的共同原因。
(4)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应走什么样的强国之路?
(14分)近代社会,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历史。
(1)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过史上的整个中世纪和近代早期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西欧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请结合17、18世纪西欧社会的状况,分析代议制政体在西欧确立的有利条件。(6分)
(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从上述文献中任选。
(3)当欧洲、北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时,中国延续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自鸦片战争以来,实行民主试结合相关史实概要说明近代前期孙中山为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现”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⑴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⑵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⑶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40~60年代)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⑵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⑶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兴办生产事业亦属当务之急,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材料三
1890年日本召开第一届国会
请回答:(1)材料一、二体现了明治维新哪一措施?材料二说明该措施实施的特点如何?
(2)材料三体现了明治维新哪一举措?作用如何?
(3)关于明治维新的性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你怎样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邵伯温《闻见录》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梁启超《王荆公》
请回答:
(1)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法度”主要为了解决哪些社会问题?
(2)邵伯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3)梁启超为什么肯定王安石变法?你怎样评价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