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情景修改、补充人物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匾牌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 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
售货员:各种铅笔摆放在那边,你自己看吧! ①
学 生:(拿着铅笔)据报道,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你放心好啦,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 ②
学 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
(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 理: ③
(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表达,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理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①句改为:
第②句改为: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
根据情境为记者设计第二个问题。
校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二(12)班同学奋勇争先,捷报频传。李燕在刚结束的100米决赛中,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的学校记录。此时,校刊小记者走过来,对她进行了一番采访:
记者:祝贺你获得了冠军,你现在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是你在这次校运会上获得的第几枚金牌?
李燕:得到冠军当然是非常高兴。这是我获得的第二枚金牌,第一枚是400米。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接力赛中,我们也能取得好成绩。
记者:
李燕:是的,高二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我认为,学习与运动是不矛盾的,运动可以为学习减压。在刚刚结束的月考中,我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而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也取得很满意的成绩,学习、运动双丰收,我很开心。
假如你是小记者,第二个问题你会怎样问呢?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
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条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要求言简意赅。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请根据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希望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4分)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过去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