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题。

降雨量
(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问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下图是2006一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都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C.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