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和梅洛因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 。
(2)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受阻。
(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siRNA上 。
(4)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5)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若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请作出1种合理的解释: 。
输液(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
A.淋巴 | B.淋巴和组织液 | C.组织液和血浆 | D.血浆和淋巴 |
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
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表明细胞不具正常生理功能 |
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
B.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
D.甲运出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