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
| A.古巴导弹危机 | B.越南战争 |
| C.朝鲜战争 | D.柏林危机 |
在柏拉图眼中,现实中的城邦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城邦,而总是至少包含了两个城邦,一个穷人的城邦,一个富人的城邦。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雅典城邦已在事实上分裂 |
| B.穷人和富人分别指奴隶和公民 |
| C.存在两个城邦是为了实现轮番而治 |
| D.雅典公民中存在尖锐对立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 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 )
| 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C.“打倒孔家店!”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阅读下表,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根本力量是( )
| A.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 B.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地依赖程度提高 |
| 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 |
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就是( )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
| C.争取民族独立 |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