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过:“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以下对于70年代初“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的背景,认识不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扩大 B.美国和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
C.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国力增强 D.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正确决策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阅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