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8分)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
悯农
陈宗远
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
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注:①不多黄:尚未成熟。
②已分:已料定。
③“条桑”、“蒸麻”:均为农事。
(1)两首诗均以“悯农”为题,请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之处。
                                                                       
                                                                       
(2)两诗对农人的关注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诗人以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表达悯农之情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注:①出自陆游《闲居自述》诗句“花如解语还多事“。②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颔联中使用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东四会县令。②蕲:通“祈”,祈求。③三折肱:《左传》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本诗的第二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
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
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③鲁叟乘桴:孔子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首联和颔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