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遗传病,若父母均患偏头痛,则子女各有75%可能患病,若父母有一方患病,则子女各有50%可能患病。由此,可判断偏头痛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C.伴X隐性遗传 | D.伴X显性遗传 |
用含15N、35S、 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
A.只含32P |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
C.少数含15N、35S和32P | D.全部不含35S |
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细胞衰老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 B.细胞内色素逐渐减少 |
C.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 D.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上升 |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的细胞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
B.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已发生了细胞分化且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
C.细胞内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
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 |
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4N,然后再移入15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B.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C.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② | D.亲代的DNA应为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