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不同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5—2中提供的信息,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春小麦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剑麻
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黄麻
D.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高粱
6.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的平均值,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M地7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明显低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小 | B.昼短夜长 |
C.气温较高 | D.降水丰富 |
N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M地最可能位于()
A.大陆东岸 | B.大陆西岸 |
C.大陆内部 | D.青藏高原 |
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题。
项目(各项目代表要素) |
资本投入量 |
人力投入量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化肥量(Kg/公顷) |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
粮食/耕地(Kg/公顷) |
粮食/化肥(Kg/Kg) |
粮食/劳动日(Kg/日) |
|
全国平均 |
264.53 |
199.5 |
4 377 |
16.55 |
21.94 |
西北6省 |
197.25 |
213.5 |
2 833 |
15.75 |
13.86 |
西南4省 |
186.60 |
312.3 |
3 979 |
21.44 |
12.69 |
中原4省 |
320.93 |
180.2 |
4 486 |
13.98 |
24.83 |
东南5省 |
317.18 |
169.4 |
5 665 |
18.61 |
36.56 |
东北、新疆 |
235.65 |
119.4 |
4 908 |
21.78 |
42.25 |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6省 | B.西南4省 |
C.东南5省 | D.东北和新疆 |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5省最优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A.耕地质量和自然条件 | B.化肥效率 |
C.劳动力效率 | D.耕地面积 |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A.农业生产落后 |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
C.机械化水平高 | D.气候条件优越 |
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光热充足 ②水热组合好 ③有灌溉水源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①交通不便 ②劳动力价格低 ③政策扶持力度小 ④科技水平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 | B.2005年 |
C.2007年 | D.2008年 |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出现逆城市化 |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D.产业转移和升级 |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各题。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 | B.死亡率上升 |
C.人口总数下降 | D.自然增长率上升 |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 | B.男性人口比重 |
C.生产力发展水平 | D.自然资源的多少 |
今后,该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就业压力大 ②养老负担重③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④人力资源数量短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