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东经
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正式投入运行。我国北极黄河站的建成,揭开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新篇章。据此回答22~24题。
22.关于黄河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是我国第一个极地科学考察站
C.该地位于北京的两北方
D.该地位于极地附近,终年酷寒,气温在0℃以下
23.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选择“落户”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其原因正确的有
A.该地自然环境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北极地区天然的科学实验室
B.该地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科学考察活动的进行
C.该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系统、生态环境为海洋、大气、冰川与海冰、生物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D.我国因与挪威同为临海国家,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进行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
24.由于纬度较高,极地的气候十分严寒。但同样位于地球的两极,北极地区的气温要比南极地区高许多。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南、北两极的海陆分布不同
B.平均海拔高度不同
C.白昼时问和太阳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程度不同
假设某海域的等温线分布如图所示,回答13~15题。a区域可能是 ( )
A.岛屿 高压中心 |
B.岛屿 低压中心 |
C.深海盆地 高压中心 |
D.深海盆地 低压中心 |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表示冬季的北半球 |
B.此图表示夏季的北半球 |
C.此图表示冬季的南半球 |
D.此图表示夏季的南半球 |
当该图的等温线向相反方向突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洛杉矶进入寒冷干燥季节 |
B.罗马炎热少雨 |
C.潘帕斯草原一片荒凉景色 |
D.我国北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 ,完成11~12题。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 B.植被 | C.距海远近 | D.地形 |
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要持续风力发电功能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A.河流与水源条件 |
B.农业与人口规模 |
C.天气与地表环境 |
D.矿产与地质条件 |
如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以教育文化为主题定位的功能区宜设在( )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⑤⑥ |
阅读下列文字资料,回答6~8题。
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纳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 |
B.落基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
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
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著名农业区是解决了当地自然条件中最不利的
A.光照条件 | B.灌溉水源 | C.恶劣气候 | D.地形高耸 |
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位下降 | B.土地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生物种 |
读图回答3~5题。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种植业、畜牧业 |
B.畜牧业、林业 |
C.畜牧业、种植业 |
D.种植业、林业 |
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
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