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东经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正式投入运行。我国北极黄河站的建成,揭开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新篇章。据此回答22~24题。
22.关于黄河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是我国第一个极地科学考察站
C.该地位于北京的两北方
D.该地位于极地附近,终年酷寒,气温在0℃以下
23.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选择“落户”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其原因正确的有 
A.该地自然环境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北极地区天然的科学实验室
B.该地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科学考察活动的进行
C.该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系统、生态环境为海洋、大气、冰川与海冰、生物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D.我国因与挪威同为临海国家,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进行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
24.由于纬度较高,极地的气候十分严寒。但同样位于地球的两极,北极地区的气温要比南极地区高许多。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南、北两极的海陆分布不同   
B.平均海拔高度不同
C.白昼时问和太阳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程度不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2是几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21~22题。

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与b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图11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IS D.数字地球

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 B.热量充足,生产期长
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图10是世界汽车工业基地及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人力资源丰富

图9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最可能是()

A.组团式 B.分散式 C.团块状 D.条带状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市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交通运输
C.城市形态 D.消费人口

图8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13~14题。

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