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8~10题。

月份
l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
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题。

由图可知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题。

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题。

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题。

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下列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
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