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8~10题。
月份 |
l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气温(℃)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气温(℃)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
A.空间分布不均 | B.季节分配不均 |
C.蒸发微弱 | D.气候干旱 |
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
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
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
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 B.变质作用 |
C.上升、冷却凝固 | D.重熔再生 |
下图为三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丙>乙 | B.甲>乙>丙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乙可能是
A.天山 | B.秦岭 | C.大兴安岭 | D.阴山 |
读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 ,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各地风的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
C.武汉风力大于长沙 |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图示日期
A.平壤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C.福州阴雨,气温较低 |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