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 ,回答(1)一(3)题。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保护耕地的力度在加强,但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未变,其直接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②过度抽取地下水③人口的不断增长 ④城市化进程在加快⑤草场载畜量过大 ⑥流水侵蚀作用加剧 ⑦荒漠化

A.①④⑥⑦ B.①③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历史上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只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
B.我国土地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
C.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首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
D.荒漠化土地不包括工矿业建设所造成的退化土地

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地突出的矛盾问题是

A.人口众多,土地的承载量在逐年下降 B.土地资源有限,后备可供开垦荒地不足
C.国土总面积大,耕地相对比重小 D.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增长速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据此回答12—14题。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数量B.城市的数量
C.城市的用地规模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3.下列有关“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较好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
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D.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14.区域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温室气体排放多,“热岛”现象加剧
B.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C.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D.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图6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
11.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读图回答8~9题。

8.图4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l、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地貌是受外力作川形成的
B.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甲
9.图5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A.a→c→bB.b→c→aC.c →a→b D.a→b→c

图2为“非洲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回答5—7题。

5.造成E处热带沙漠气候沿海岸线延伸2000多千米的
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D.天气环流
6.分布住F处的气候在住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
7.下列四幅图能说明M地渔场形成的是()

图1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有关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气流为两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士导因素是热量
4.图示时段()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阳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早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