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Q1、Q2带等量正电荷,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在其连线上有一光滑的绝缘杆,杆上套一带正电的小球,杆所在的区域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不计,现将小球从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加速度将不断变化 |
| B.小球速度将一直增大 |
| C.小球所受洛伦兹力将一直增大 |
| D.小球所受洛伦兹力大小变化,但方向始终不变 |
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角速度为w,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v,则第一宇宙速度的值不可表示为
A.![]() |
B.![]() |
C.![]() |
D.![]() |
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
| 1 |
0.20 |
2.0 |
0.40 |
||||
| 2 |
0.20 |
3.0 |
0.60 |
||||
| 3 |
0.45 |
2.0 |
0.60 |
||||
| 4 |
0.45 |
4.0 |
1.20 |
||||
| 5 |
0.80 |
2.0 |
0.80 |
||||
| 6 |
0.80 |
6.0 |
2.40
|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作出sinθ1—sinθ2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他做实验时,光是由玻璃射人空气 |
|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
| C.玻璃的折射率为0.33 |
| D.玻璃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
|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
| 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 D.牛顿提出的质量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
某同学在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 地球半径 |
R="6" 400 km |
| 月球半径 |
r="1" 740 km |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9.80" m/s![]() |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 m/s![]()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 km/s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
T=27.3天 |
| 光速 |
c=2.998× km/s |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 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