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图判断题。
8.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市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 )
A.a B.b C.c D.d
10.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
| A.挪威的峡湾 | B.黄土高原的沟壑 |
|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 D.沙漠的风蚀城堡 |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 A.亚马孙平原 | B.浙闽丘陵 |
| C.西伯利亚山地 | D.撒哈拉大沙漠 |
2010年11月11日-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的国家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b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5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图a中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的海岸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为某地区海拔数据图,据图回答题。
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当地较大的溪沟有
| A.一条 |
| B.二条 |
| C.三条 |
| D.四条 |
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与bc两段剖面的是(两段剖面图的水平与垂直比例尺分别相同)

A B CD
图是某地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回答题。
与本区域沿海的其他位置相比,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 A.风浪小 | B.腹地广 | C.航道深 | D.不封冻 |
若在甲处建一储运仓库,需将所在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平整后的土地面积约为
| A.0.1km2 | B.1 km2 | C.0.3 km2 | D.3 km2 |
读图,回答题。
设A、B两地和A、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
A.d1=0.5d2 B.d1=d2
C.d1=1.5d2 D.d1=2d2假设D地7月均温为18.6℃,1月均温为2.7℃,则D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 A.等于21.3℃ | B.小于15.9℃ |
| C.等于15.9℃ | D.大于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