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物体只能达到H=12.5m的最大高度,若在物体抛出后的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10 m/s2)。
(10分)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如果采用一节新干电池进行实验,实验时会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时,电压表读数变化很小,从而影响测量值的精确性。可以利用一定值电阻,对实验进行改良。某次实验中,除一节新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和开关外,还有
定值电阻R0(1.8)
滑动变阻器R 1(0~10)
滑动变阻器R 2(0~200)
(1)请你画出应采用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2)为方便实验调节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R 1”或“R 2”)。
(3)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
I/A |
0.15 |
0.20 |
0.25 |
0.30 |
0.40 |
0.50 |
U/N |
1.20 |
1.10 |
1.00 |
0.90 |
0.70 |
0.50 |
请你在给出的坐标纸中画出U-I图线。
(4)根据图线得出新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
(6分)如图甲,一个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纸带随圆盘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点。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用此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图乙读出圆盘的直径为_____cm;
(2)根据图丙计算,打D点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 rad/s;
(3)由图丙可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先用伏安法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
,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用米尺测出该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2)实验时,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和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 |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 |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
E.滑动变阻器,0~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要较准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电压表应选___,电流表应选__,滑动变阻器选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l:___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___。
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某探究小组的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②
,③
,……。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示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入,测出物体从初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读出小球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Q的速度
……,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象。根据绘制出的
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
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D.![]() |
(3)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坐标平面第1象限内存在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第II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荷比
的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
从x轴上的A点垂直x轴射入电场,OA="0.2" m,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粒子经过y轴时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2)若要使粒子不能进入第三象限,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不考虑粒子第二次进入电场后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