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点电荷q1、q2(电性未知,电量大小关系也未知)形成的电场中,引入第三个点电荷q,只考虑电场力作用,则( )
A 若q1、q2电性相反,电量不等,有可能使q在它们的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B 若q1、q2电性相同,电量不等,有可能使q在它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C 只有q1、q2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才有可能使q在它们的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只有q1、q2电性相同,电量相等,才有可能使q在它胶的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图11-2-11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11-2-11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条振动图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象的有()
图11-2-11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
弹簧振子在t1时刻速度为v,t2时刻速度也为v,且方向相同,已知(t2-t1)小于周期T,则(t2-t1)(v≠0)( )
A.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 | B.可能小于四分之一周期 |
C.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 | D.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 |
如图11-3-16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3-16
A.A和B均作简谐运动 |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C.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
D.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正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始终对B做负功 |
如图12-6-5所示,沿一条直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振幅和波长均相等,当它们相遇时,图中可能出现的波形图是( )
图12-6-5
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了衍射现象,衍射的水波与原来的水波相比( )
A.波长变短了 | B.频率变高了 |
C.波速没有变化 | D.质点的振幅变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