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聚氰胺外形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形似蛋白粉,其含氮量高,如果,仅凭含氮量多少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多少,那么三聚氰胺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由此,价廉且容易获得的三聚氰胺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代替真正的蛋白质而混入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之中。然而,三聚氢胺本身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添加之后,只能造成蛋白质含量提高的假象,奶粉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必然大大低于正常值。更可怕的是,三聚氰胺具有轻微毒性,其危害并不为人所熟知。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为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我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㈠实验题目: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
㈡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如何检测肾部是否有结石不做要求;为了统一评价,检测结果只以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做为指标)。
㈢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                                                 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第二步:甲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A;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B;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C;丁组每天饲喂           
第三步: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
㈣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⑴ 结果                                                            
结论                                                           
⑵ 结果                                                            
结论                                                             
⑶ 结果                                                              
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鸟类繁殖活动图解如下:

请回答:
(1)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它们名称应该是:,C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2)鸟类繁殖行为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3)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由图示原理分析,常采取的方法是

下图甲曲线表示马铃薯在恒温30℃时光
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移动,Y点将向
移动。
(3)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
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四组,第一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另三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
0.54











































0.43











































0.27

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4)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一的原理是;当实验一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为什么?
②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另一种是能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则实验二的目的是;若实验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③实验一和实验二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
修正的理由是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可以用小鼠进行实验,使其体内的某项特定基因丧失功能,以帮助人们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下面是该实验的基本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实验一般采用ES细胞(或受精卵)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ES细胞易表现出______________。举出一例获取Es细胞的常用方法:
(2)获取目的基因。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还需要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哪两种特别的物质?
(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ES细胞,从中筛选出成功发生了同源重组的ES细胞,然后培育出小鼠。由ES细胞培育出小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技术。(4)通过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产品,可以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的同源重组。这种检测方法是

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经常利用钴60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60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部分杂交试验:
① P:♀不抗盐 Χ ♂抗盐 → F1:不抗盐;
② P:♀抗盐 Χ ♂不抗盐 → F1:不抗盐。
由实验结果可知,抗盐性状的基因型是(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A与a)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
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I.右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

实验Ⅰ让该妇女吃麦片粥,该妇女明显对麦片粥厌恶;
实验Ⅱ让该妇女吃自选喜欢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炸鸡腿、蛋糕等。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后都没有进入胃内。
(1)实验Ⅱ胃液分泌量高于实验Ⅰ,说明会影响
低级神经中枢对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2)把食物通过胃瘘灌入该妇女胃内,一段时间后有胃液分泌;若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仍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该实验结果说明
(3)有人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黏膜可分泌一种物质——胃泌素,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探究胃泌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
①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胃黏膜提取液.
②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
a.把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
b.甲组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胃黏膜液,乙组注射等量的0.9%生理盐水。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胃液的分泌状况。
④实验结果预测:
a.如果,假设成立。
b.如果,假设不成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