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9 年10 月24 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失去的财富达100 亿美元,农场主为了梢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经济开始往地狱里冲。
1933 年3 月,在经济最危难时刻,罗斯福实行“新政”( NewDeal )。“新政”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3 分)
( 2 )罗斯福如何通过“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4 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爆炸引起事故现场周围一二百米内的窗户玻璃大面积被震碎,部分水电气设施发生故障,一些居民区内的水电气供应暂时中断。下游的哈尔滨市的城市饮用水也因受到严重污染而停止供水,但政府起初以怕引起公众恐慌为由而隐瞒了停水的真正原因,编造了一个检修水管的原因,没想公告发布后更引起市民的种种猜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更大的恐慌。后来,党和国家明确指示,当前一切工作应以控制污染、减少损失为重。同时也要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请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辨析题 “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生态系统就是地球,而地球在茫茫太空中只不过是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在自然界生活,靠自然界提供食物,人的排泄物,也靠自然界来处理,人与植物,乃至动物构成了一个物质循环体系。那么,在飞船中不是也可以“种”一些绿色植物,让它既能作为宇航员的粮食,又可以用宇航员的粪便生产粮食,如此无限期地循环下去吗?
现在,科学家已设计出废物还原的宇宙旅行船装置,可以把起飞时所携带的食物、水、空气在使用后,通过废物还原过程而不断地重复利用。例如,用化学过滤器把船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收集起来;用蒸馏或其他方法从人的粪便中回收尿素、盐和水份;把处理过的干粪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连同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喂给生长在水箱中的海藻,通过光合作用,海藻把二氧化碳和粪便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供船员们食用和呼吸。据计算,只要在起飞时给每个船员带上110公斤的海藻,这个系统的运转就能无限地满足船员们生存所需要的全部食物和氧。这一生态系统的思想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的“宇宙飞船经济”。
分析说明“宇宙飞船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2007年元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 根据该协议规定,中国将在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服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做出了新的市场开放承诺,具体包括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内容。这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正日渐加快,中国-东盟贸易自贸区建设也迈开了第二步。
材料一中国——东盟2004-2005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情况

年份
双边贸易总额
中国对东盟投资额
东盟对中国投资额
2004年
1058.80亿美元
1.41亿美元
30亿美元
2005年
1303.70亿美元
1.58亿美元
31美元

注: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857个项目,总投资9.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8.25%。东盟国家来华投资项目达22075个,协议投资金额645.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323.7亿美元,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46%。
材料二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我们是友好近邻,也是重要的战略伙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盟,东盟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共同的利益纽带把双方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是怎样坚持联系地看问题的?

环境专家指出,人类活动,诸如在沿海地带建造度假胜地,破坏自然环境保护设施,是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人类不该占据我们不该占据的地方。50多年前,世界多数海岸线上并没有大的城市、大的旅游设施。但如今海岸线上宾馆林立,人群浮动,近海浅水处则到处都是满足食客用的海鲜养殖场,本来可以防御海啸的许多海洋树林和植物、珊瑚礁石,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逐步退化或消失。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印度洋海啸带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