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源 |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
的基因型是 (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
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 B.6/16 | C.9/16 | D.3/16 |
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Bb×aabb | B.AaBB×AABb |
| C.AaBb×AaBb | D.AaBb×Aabb |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B.同源染色体联会 |
| C.有纺锤体形成 | D.着丝点分开 |
在遗传学实验中,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 )
| A.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 |
| B.四种1∶1∶1∶1 |
| C.两种1∶1 |
| D.两种或四种1∶1或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