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气候资料判断:(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5 |
23 |
24 |
21 |
16 |
11 |
8 |
7 |
8 |
10 |
14 |
18 |
降水/mm |
44 |
18 |
25 |
65 |
132 |
122 |
107 |
79 |
80 |
77 |
72 |
61 |
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 B.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
C.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下图),截至2015年5月1日,地震至少造成6254人死亡,13847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这次地震发生时,当地时间是25日
A.12时11分 | B.11时11分 |
C.16时11分 | D.13时11分 |
本次地震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读“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月,甲乙丙丁四地的降水情况是
A.甲乙两地多雨,丙丁两地少雨 | B.丙丁两地多雨,甲乙两地少雨 |
C.甲丙丁三地多雨,乙地少雨 | D.甲乙丁三地多雨,丙地少雨 |
该月,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叙述,可信的是
A.①地昼夜温差达一年中最小值 | B.②地向南航行的船只顺风而行 |
C.③地牧民将牲畜驱上山地牧场 | D.④地处海峡风浪达一年中的高峰 |
若图示区域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差值约为40°,则该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90° | B.83° | C.75° | D.68° |
水利工程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显著,2000年前湘江流域陆续修建了官庄、黄材、东江等大中型水库,2003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工并开始蓄水。读“湘江河口处水位季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水利工程对河湖水文特征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湘江流域内的水利工程降低了湘江河口水位 |
B.湘江流域内的水利工程增加了湘江河口流水含沙量 |
C.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湘江河口处水位整体上有所下降 |
D.三峡工程的修建导致洞庭湖区洪水水位的大幅下降 |
据图可知,三峡水利枢纽开始蓄水的月份最可能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温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秸秆(主要为玉米秸秆)利用方式和沼气生产示意图,该地秸秆量较大且沼气池利用时间较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最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成都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与传统利用方式(直接还田或作为薪柴燃烧)相比,图示秸秆利用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A.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 B.提高资源利用率 |
C.增加土壤肥力 | D.减轻水土流失 |
在该地区推广沼气生产,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影响有
①保持农村环境的清洁卫生②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展线是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一种修筑形式。读“某地铁路的展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展线铺设方法主要是
A.为了避开地形对铁路的不利影响 |
B.为了减小铁路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
C.为了连接更多的城镇 |
D.为了形成独特的铁路景观 |
该展线最可能出现在
A.哈大(哈尔滨至大连)铁路线上 | B.京沪(北京至上海)铁路线上 |
C.南疆(库尔勒至喀什)铁路线上 | D.成昆(成都至昆明)铁路线上 |